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离婚后家庭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失败,他们可以申请调解。如果调解失败,他们可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一.如何处理离婚后的家庭财产分割纠纷? 如果离婚后家庭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讨论和解决。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方案。在相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平等.自愿.在合法的前提下区分是非.明确责任,通过陈述事实.讲道理,促进双方独立达成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争议当事人应当根据争议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者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仲裁机构应当依法审理、作出裁决,争议可以通过当事人有意识地执行裁决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来解决。 (4).诉讼解决。当事人不能通过上述方式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二.家庭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有什么区别? 1.主体不同:前者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后者是所有家庭成员。 2.不同的财产来源:前者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后者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得和各自劳动所得的财产。 家庭共有财产是指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共同拥有的财产。换句话说,它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中共同创造的.共同所得的财产。一个家庭要有家庭共有财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共同劳动行为或受赠事实; 第二,家庭不仅由一对夫妇和未成年子女组成。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拥有的财产。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是指夫妻婚后至一方死亡或离婚前的期间。在此期间,除约定的财产外,夫妻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有平等的权利处理共同拥有的财产。夫妻一方应当征得配偶的同意,处分夫妻在其存续期间的财产。 |
离婚后财产分割有争议怎么办(离婚财产分割)
发布时间:2022-07-22 10:16:33 来源:华荣律师事务所 浏览:508
TAG标签:
离婚财产分割